2018-12-10 10:03:44 高云才
糧食豐收了,不是可以喘口氣、歇歇腳的理由,糧食生產永遠在路上,糧食安全永遠在路上
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。從全國秋糧實打實收情況看,秋糧已經全面獲得收獲,加上豐收到手的夏糧,預計全年糧食產量又將突破1.2萬億斤。糧食產量穩(wěn)定,糧食安全基礎牢靠,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。
也要看到,糧食連年豐收,并不等于可以高枕無憂。隨著我國城鄉(xiāng)居民收入不斷增長和城鎮(zhèn)化水平的不斷提高,我國糧食消費總量呈現剛性增長趨勢。據測算,到2020年我國糧食消費總量將達到1.4萬億斤,糧食供給的壓力較大。
糧食生產補貼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。隨著規(guī)?;r業(yè)的推進,農地流轉的比例不斷提高。而現有農業(yè)綜合補貼是依據承包土地面積直接補貼給擁有土地承包權的農戶,出現了“拿補貼的不種糧,種糧的拿不到補貼”的現象,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糧農的生產積極性,同時農業(yè)補貼政策的邊際效應受到抑制。
農業(yè)裝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,耕地裝備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。目前我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6%,農業(yè)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7.5%,高產田面積達到5.6億畝,雖然已經取得歷史性的進步與成就,但提升空間依然巨大。
農產品價格雖然總體上保持穩(wěn)定,但與農業(yè)的強投入相比,糧食生產的回報率還是不高,農民僅靠種糧而不依賴副業(yè)或外出打工,養(yǎng)家糊口依然有難度。這些年,我國糧食價格改革和糧食收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,市場為主、補貼為輔的價格形成機制正在完善,但玉米、小麥、稻米等谷物的市場價格常常只是覆蓋了生產上的投入,難以讓糧農在價值回報上有更多獲得感。
糧食生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,政策鏈、產業(yè)鏈、收儲鏈,供給鏈、加工鏈、貿易鏈,哪一條鏈都十分重要,任何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有差池,有過失,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,都會對糧食安全形成威脅。
民以食為天。在我們這樣一個泱泱大國,糧食出了問題,就是社會出了問題。在糧食生產上,我們決不能犯任何顛覆性的錯誤。夯實糧食安全基礎,一方面要提高糧食生產補貼政策的精準度,具體來說,就是精準補貼對象,優(yōu)化農業(yè)補貼內容,提高農業(yè)補貼標準。要用創(chuàng)新的思維提供新的制度性供給,比方,對擁有承包地農民要進行流轉費用補貼,降低耕地流入方的糧食生產成本,增加流出方的土地租金收入。同時,對擁有經營權的流入方實施種糧補貼,激發(fā)生產者種糧積極性,解決糧食生產與補貼錯位問題。
另一方面,要把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落到實處。今年我國秋冬種將努力實現“一穩(wěn)、一擴、三提升”的目標。“一穩(wěn)”,即保持小麥播種面積基本穩(wěn)定,適當調減地下水超采區(qū)、條銹病菌源區(qū)、赤霉病重發(fā)區(qū)小麥面積,力爭冬小麥面積穩(wěn)定在3.5億畝。“一擴”,即擴大冬油菜播種面積,鞏固長江流域主產區(qū)油菜,積極開發(fā)南方冬閑田擴種油菜,力爭全年油菜面積達到1億畝。“三提升”,即提升播種質量、力爭一播全苗,提升優(yōu)質比率、優(yōu)化產品結構,提升種植效益、助力農民增收。
糧食豐收了,不是可以喘口氣、歇歇腳的理由,更不是讓糧食生產放一放、擱一擱的借口。食為政首,糧食生產永遠在路上,糧食安全永遠在路上。
編輯:任靜